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06    次浏览
不解之缘我是一名家谱迷,痴迷于寻根问祖与家谱研究,已经20余年,至今收藏家谱数以千计。在家谱收藏道路上,虽然历尽艰辛,却也收获颇多。对家谱的迷恋,源于儿时。上小学时,老师评讲宋濂的《送东阳马生序》,第一次听到家谱这个名词。从有学问的大伯那里打听后,才知道什么是家谱。连繁体字都不认识,怎能读懂家谱?望着残缺不全的家谱,我只有摇头叹息。高中毕业后,我得到一套17卷的完整《蜀山柳氏宗谱》,终于领略了家族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我大喜过望,自己竟然还是“坐怀不乱”的和圣柳下惠后裔,元代大儒柳贯是我的21世祖先。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,寻根问祖的志向,也由此而定。当时村中的人对祖先知之甚少。没有人知道先祖柳贯墓地的具体位置。我手捧家谱,爬上荆山,荒山野岭中,依稀可见的小坟包前,我痛哭失声,发愿重修先祖墓园。在我的倡议下,1992年12月2日,家乡成功举办了柳贯逝世650周年纪念会,并先后重修了墓园,建造了纪念馆,《柳贯诗文集》《蜀山柳氏宗谱》也相继问世。先祖柳贯曾在京城为官多年,先后担任国子助教、博士、太常博士、翰林院待制等职。循先祖之足迹,1996年3月,我只身来到北大旁听。游学期间,我发起成立了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。撰写了数万字的长文《梦里时时问故乡——我的寻根问柳梦》,发表于互联网,得到海内外柳氏宗亲的响应与支持。血脉相连,心灵相通,一家亲的和谐气氛,让我有了新的想法:从研究一家之谱,推而广之,让更多的人了解家族文化,促进社会和谐。我历尽艰辛,排除万难,追根溯源,研究家谱,一猛子扎进去,就是20年。从我的出生地浙江金华,一直寻根到柳氏发祥地河东(今山西永济),与柳氏鼻祖柳下惠有渊源的河南濮阳、山东兖州和泰安等地;柳宗元的出生地与归葬地西安,柳公权的故里与卒葬地陕西铜川耀县,柳永的卒葬地与后裔聚居地江苏镇江,柳亚子故里江苏吴江等地,无不留下我的足迹。为了研究柳传志的家谱,我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里,早出晚归,泡在国家图书馆,抄写《京江柳氏宗谱》;为了寻找著名画家柳子谷的家谱,辗转数千里,在江西玉山的穷乡僻壤里,终于找到他儿女梦寐以求的家谱……近年,我还在京创办了中华姓氏大讲堂,我想让家谱与家训文化走进千家万户!